论新式药铺之经营法

京城西巷新开张的药铺掌柜近日寻我作序,说是要为他的"西洋参片"写篇推广文字。我本欲推辞——这年头哪家不卖几味掺了米粉的补药?却见他从袖中掏出个方方正正的铁匣子,"此物唤作'智能手机'",掌柜的眼里闪着光,"先生请看这应用商店......"

民国药铺幌子

(此处应有一幅水墨画:青布幌子上书"仁心堂",檐角挂着褪色的艾草)

看客们大抵不知,"应用分发"四字与当年走街串巷的货郎铃铛原是同胞兄弟。"注册即送二十铜板!"这吆喝声从胡同口直钻进四合院的天井里——不过是把草药的纸包换作二维码贴纸罢了。

"先生可曾见街头戴瓜皮帽发传单的后生?他们衣襟上印着'砍一刀'三个血红大字"
——某茶楼堂倌语

旧时手段现世伎俩共通之处
走方郎中唱曲招客开屏广告配魔性音乐"总要教人耳根不得清净"
"祖传秘方"锦旗三面"千万用户推荐"弹窗五个"数字总要比实情多个零头"
免费试尝甘草糖丸新人礼包金币若干"钓饵须裹层蜜糖霜"

前日见报载某学堂调查:十龄童能背诵三十六款游戏图标而不知《千字文》。想来这些APP图标倒成了新时代的《三字经》,只是这经书每七日便要换次封面。

  • 甲说:"我这资讯平台最是公道"
  • 乙道:"他那算法推荐实在精准"
  • 丙喊:"诸君且看我的日活百万"
上一篇 论那苹果园中的铁篱笆(苹果app分发平台)
下一篇 从果圃到河滩:市场规则与创新生态的对话(苹果安卓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