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屋中的果核

夜正长﹐路也正长。

在这高墙四合的园子里﹐总有人指着那金漆木匾额道:"此乃文明之所在。"匾下坐着穿绸缎的老爷们﹐手里攥着串翡翠佛珠﹐嘴里念着仁义道德﹐却将门槛修得比城门还高三分。

一、衙门口的朱批

"汝等须知规矩"

但凡要进这园子卖艺的江湖客﹐须得将浑身本事细细剖开给人瞧。那审文书的师爷戴着西洋镜片﹐将"尺规"二字悬在梁上﹐却是用黑布蒙了眼丈量——今日许你三寸三﹐明日又斥你逾了分寸。

有画师描了只绿头鸭﹐竟被指为"伤风败俗"。原是那鸭掌纹路与某位爷生辰八字暗合﹔又有书生写了首咏梅诗﹐偏巧冲撞了园中忌讳的字眼——这般规矩倒比前清的八股还多出十二分花样。

衙门朱批

二、三十枚铜板的生意经

"天下没有白吃的筵席"

园中老爷们倒有个新鲜说辞:凡过这道门槛的买卖人﹐须留下三十枚铜板作"护院钱"。美其名曰保你平安营生﹐实则与那旧时衙门的"例钱"无异。

  • 卖炊饼的老王交了钱才发现:自家铺面总排在街尾巷角
  • 说书先生张麻子虽交了银钱:新话本却迟迟不得挂牌
  • 连那捏面人的也要奉上三成利:说是给泥菩萨镀金身

三、破壁者说

"从来如此便对吗?"

忽有一日园外传来凿壁声。原是群后生扛着梯子架在高墙上——这梯子唤作"侧载"。墙内老爷们急得跳脚:快堵住!莫叫他们坏了规矩!

<自由>
    若这墙真如诸位所言固若金汤
    何以听见凿壁声便惶惶如丧家犬?

凿壁的后生里有个叫Epic的汉子最是勇猛:他将斧头抡圆了劈向铁门:"尔等自称守门人‚怎的把门闩都焊死了?这天下集市岂是你一家开的!"话音未落‚早惊动四邻八乡都来围观。

四、未敢翻身已碰头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也有那跪惯了的匠人劝道:"何苦来哉?横竖不过三十个铜板的事。"他们早忘了祖上挑担走街的手艺——那时节天高地阔任我行‚哪需看人脸色吃饭?如今却甘愿套着金项圈做犬吠状。

旧时手艺今日营生
门槛高低由客官脚步丈量 ↔ 任老爷朱笔勾画
买卖自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 画地为牢自断手足
抽成规矩市集收二文清洁费 ↔ 强取三成血汗钱
童叟无欺 ↔ 店大欺客

尾声:果核里的乾坤

这世上的道理原简单得很:有人造墙就有人拆墙‚有衙门就有鸣冤鼓‚有三十铜板的苛捐就有揭竿而起的义士。只是不知那镀金的苹果核里‚还能容得下几分人间烟火气?

——某年某月于未庄茶寮听闻此事有感而记之


注:文中所述皆为寓言故事‚若有雷同实非偶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