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商肆记

"这大约确是时代的新病了——众人捧着方寸铁匣子作揖打拱的模样"

一、那方寸之间的牢笼

京城里新开的绸缎庄总挂着"货通南北"的幌子﹐可柜台后头的掌柜早换了西洋算盘。
如今的手机应用商肆亦如是﹐打着"开放共享"的名号﹐内里却筑起更高的围墙。
且看那厮们圈地为王的本事:开发者须缴纳三成利钱方能摆摊﹐美其名曰"清洁维护费"。
前日听闻有个后生做了款读书软件﹐因不愿缴纳买路钱﹐竟被当街掀了摊子。
"此处原是我的地界!"那商肆主人挺着肚皮冷笑﹐活脱脱旧时租界的巡捕模样。

二、无声处听惊雷

茶楼里常见些穿长衫的主顾﹐捧着发光的匣子念念有词:"此APP能测运势""彼软件可省银钱"。
某日我拾得遗落的手机﹐见屏幕里跳出个穿西装的判官:
"准取尔通讯录二十三人相册五十六张定位三百余次方许使用"
惊得我险些摔了这劳什子——这等强取豪夺的行径倒要披件文明的外衣。
更可笑那些自诩精明的看客﹐在隐私条款前匆匆画押的模样﹐比之阿Q画圆圈还要爽利三分。

注:某开发者手札残页

  • 腊月初七:改图标三十八次仍遭驳回
  • 正月十五:"创新指数不足"云云却见仿品登堂
  • 清明日:收到神秘邮件言可代为疏通关节...

三、铜镜里的鬼影

审査图景

诸君可见那推荐榜单?分明是精心排演的傀儡戏。
某短视频APP日活千万却被压在末位‚而某大员亲戚做的游戏虽无人问津却稳坐头名。
"算法推荐"四个字成了最好的遮羞布。
夜半时分常闻榜单哀鸣‚原是无数小开发者心血化作的数据青烟。
"先生以为这评分系统公道否?" "公道的很!昨日见五星评论写着'还没下载先给好评'" "那差评怎的不见?" "约莫是被'优化'去喂了狗"

四、未敢翻身已碰头

最苦是那些独立匠人‚好比未庄的孔乙己站着编程。
if (没交保护费) then 下架;
Ctrl+S保存心血时‚总怕突然弹出个弹窗收租。
(注:某开发者醉酒后涂鸦于中关村墙面)
庚子年某商肆收支录(虚拟)
下架应用数12,387款
"推荐位"收益$7,658万
申诉成功者9人
离了茶馆走在石板路上‚忽听得满大街叮咚作响的通知声‚恍惚间竟像是当年闰土脖颈上的银圈碰撞——只是这新时代的枷锁‚愈发精巧无形了罢。

[作者按]:本文成于西历二零二三年秋‚时见某地图APP索要剪贴板权限未果而罢工有感。
仿先生文风拙劣处‚万望海涵。
本文纯属虚构 如有雷同实非偶然

*文中所涉公司名稱皆以「某」代稱*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