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市肆"中兜售方术之事

  近来市井间忽生出许多新行当来:有人举着三尺长的竹竿沿街叫卖吃食衣物者少见了些个;倒是凭空多出许多捧着块发光石板指指点点之辈。
  这石板原是唤作"手机"的物什,"应用"者便如旧时杂货铺里的货品一般琳琅满目。
  商家们说要在甚么"应用商店"里上架才得生意——这话倒教我想起前清年间的盐引制度了。

  且看那苹果公司的衙门气派:凡要在其地界做买卖者须先纳三十贯铜钱的"年俸",又将所得银钱三七分账。
  若有不顺眼处便打将出去——前些日子微信不也险些吃了闭门羹?
  这般情景倒与孔乙己在咸亨酒店赊账时的光景有几分相似:"你怎的连半个铜板也拿不出来?"

"审查标准总是莫测高深的
今日许你上架是恩典
明日下架便是天威难测"

  另有一干人等走的是野路子:或假借破解之名暗藏木马病毒者有之;或编造些桃色新闻引人点击者有之。

  某日见人举着牌子喊:"扫码送鸡蛋!"

  待得扫过之后方知鸡蛋原是画在纸上的——这教我想起闰土父亲在雪地里支匾捕雀的法子。

  • 预装软件如疥疮般难除

  • 弹窗广告似苍蝇驱之不尽

  • "全家桶套餐"更叫人哭笑不得

尾声



  

    当今之世诚如太炎先生所言:"今之所谓文明者,

    其异于野蛮者几希。"

    诸君若问出路何在——"世上本没有路..."



         
庚子年七月初七记于北平西三条胡同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