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药"之推销术

近来坊间颇流行一桩怪事:众人皆捧着方寸铁匣作痴笑状﹐宛如中了蛊毒一般。这铁匣中藏着何物?不过是一味唤作"应用程式"的新药罢了。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然今日这路却是叫人踏着钢丝走
街角广告栏贴满二维码

一丶药贩子的新戏法

那日走过弄堂口﹐见墙上新贴了五颜六色的告示﹐定睛看去原是些二维码图腾。穿长衫的与着洋装的都在举匣扫视﹐倒像是旧时求神拜佛的模样。

  • 红衣女子持喇叭叫嚷:"扫一扫领百元红包!"
  • 青衫后生支着木牌:"注册即送黄金会员"
  • 秃顶商贾摆开阵势:"不下载不是中国人"

这般光景﹐教我忆起幼时见过的卖假药把式——敲锣打鼓引得众人围观﹐待钱囊鼓起便溜之大吉。

二丶下载量的迷魂阵

某应用市场后台数据:
昨日新增用户  : 125,487 
七日留存率    : 0.7%
付费转化率    : 0.02%

那市场里的掌柜们最喜夸耀下载数目﹐动辄百万千万之巨。可仔细想来:乡下老妪尚不会使智能铁匣﹐襁褓婴孩更不知触屏为何物﹐这数字岂非比《封神演义》还奇幻?原来有专门养着"僵尸户头"的作坊﹐日夜点击如同纺织女工般勤勉。

伎俩表象真相
五星好评"最佳应用改变人生"五毛水军模板留言
限时免费"错过今日再等百年"明日换个名称继续免费
裂变营销"邀请好友得现金"凑足百人方可提现一元

三丶隐私权当遮羞布

"为给您更好服务‚需获取以下权限:"这话术堪比剪径强盗的"此路是我开"。通讯录要翻检个遍‚相册须由他检阅‚位置信息更是时刻报备——这等做派‚怕是连前清衙门的差役都要自叹弗如。

"救救孩子!"当年呐喊犹在耳畔‚今朝孩童却在应用中观看毒广告矣!

(某家长投诉信节选)

幼童紧盯手机屏幕
*某识字班调查显示:82%儿童应用含隐蔽扣费项目*

数据来源:笔者虚构调研结果 返回卷首   查看注释
编者按:本文所述现象不代表所有应用推广行为‚请读者明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