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那"应用市集"的吃相

世间的市集大抵相似罢——挂着羊头的卖狗肉者多

近来总见街头巷尾的人们捧着方寸铁盒手舞足蹈的模样:有对着屏幕忽哭忽笑的;有通宵达旦把眼珠熬得赤红的;更有些半大孩子将爹娘的血汗钱化作虚无的数字烟花——这光景倒教我想起二十年前茶馆里抽大烟的那些人。

拥挤的应用商店

那些个所谓应用分发平台的主事者们打着"便利民生"的旗号招摇过市时总要把胸脯拍得山响:"我们不过是个卖货架子的"。这话若让咸亨酒店的孔乙己听了去怕是要笑出眼泪来——他赊账时也总说只喝三碗黄酒。

年月 平台抽成比 开发者实得
庚子年冬月 三成五厘 六成五
辛丑年腊月 四成整 "酌情补贴"

"流量税"这个词原是极妙的发明——好比赵太爷收地租还要佃户感恩戴德。"您看这曝光位子可金贵得很",掌柜的捻着鼠须指点榜单,"若不用些推广费..."话音未落便将开发者的皮夹翻了个底朝天。

  • "开屏广告位每日限时特惠"
  • "搜索加权套餐买三送一"
  • "精品推荐专区入驻费八折起"

前日见报上说某独立开发者因交不起推广费跳了黄浦江——他最后更新的版本说明里还写着:"新增夜间模式功能"。这让我想起故乡闰土在月光下举着钢叉刺猹的情景。

"用户体验至上!"这口号在应用商店首页挂得老高。

[注释]此处用户体验特指:自动续费入口隐蔽如暗道机关;取消订阅需经九九八十一难;个性化推荐算法比村口王婆更知你饥渴。

<隐私协议>
第233条:用户同意授权包括但不限于:
- 通讯录及短信记录
- 实时地理位置
- 相册及摄像头权限
- 生物特征数据
(最终解释权归本公司所有) 

"您已击败全国99%的用户!"...这样的提示总让我后背发凉。
这互联网时代的阿Q们啊!拿着分期付款的新手机在虚拟世界里找存在感。
那些个排行榜单上金光闪闪的应用图标分明就是新时代的香炉烛台——只是不知供奉的是哪路神仙?
夜里常听见服务器机房的轰鸣声此起彼伏像极了旧时祠堂里的木鱼声...

"从来如此便对吗?"...三十年前我在《狂人日记》里这样问过。
如今看来那些吃人的花样倒是愈发精致了。

结语:救救孩子...


某年某月于未庄数字港
(本文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