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打包安卓应用之事

深夜独坐案前﹐那台西洋镜似的机器泛着青光﹐倒教我忆起旧时在仙台学医的光景了。

如今的年轻人﹐总爱说甚么"APK"、"Gradle"之类的洋话﹐好似得了这新式学问便高人一等。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这些人的﹐然而他们竟猖狂到连自家写的代码也要套上七八层枷锁。

"先生何出此言?"虚空中忽有后生诘问﹐大约是某个穿格子衫的游魂罢。

且看这打包的行当罢:先要装个甚么Android Studio﹐其繁琐程度不亚于孔乙己研究茴香豆的四种写法。里填些蚂蚁般细小的文字﹐倒像极了当年衙门里誊写黄册的书吏。

  • 第一步: 配置些风马牛不相及的参数
  • 第二步: 等那进度条爬得比闰土还慢
  • 第三步: 生出个不知能否行走的婴孩
空白的画布

[注]:此图原是描绘构建过程的意象图﹐奈何审核制度森严﹐只得留白待观者自省。

"阿Q要革命了!阿Q也要打包了!"未庄的土谷祠里突然传来这般叫嚷。

public class MainActivity extends AppCompatActivity {
    // 这注释里藏着多少辛酸泪?
}

[附记]

评论区拾遗

@键盘侠甲:

"先生这样贬低技术工作者﹐怕不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作者:

"葡萄倒是吃过几颗的——当年在藤野先生处学解剖时用的显微镜﹐比现下这些玩意儿金贵多了。"


——某夜于上海闸北寓所草就
时闻窗外野猫为争食厮打正酣
键盘声与猫叫声交响成趣
一九二五年四月改定(伪)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篇 论'套壳'之术:技术迷途与商贾投机(封装app网站)
下一篇 论'套壳'之术:解构当前技术创新中的表面包装与空心化(网站封装app工具)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吧

微信扫一扫打赏

旧时手段今人之法
墨写纸稿传阅坊间.apk文件空中飞渡
"版权所有"四字朱印ProGuard混淆大法好生厉害
终究都是防君子不防小人的把戏!
古今加密手法对照表(戏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