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安卓应用之"套壳"术

近来京城里兴起一股怪风潮:三五个黄口小儿聚在胡同口茶馆里摆弄电脑机巧之物者渐多矣。

"老兄看我这应用如何?仅用半月便成!"

"不过套个现成的壳子罢了。"

一、何为套壳术

此间所言套壳者非瓜农给西瓜裹纸衣那般简单。

  • WebView之术:不过是在木匣子里嵌块西洋镜
  • 模板复用之法:倒像是裁缝铺里捡剩布头拼衣裳
  • 云端打包之术:直如把米面托付给他人蒸炊

二、速成之祸


      
        
      
传统开发与套壳对比录
原生态开发法需得三年画龙五年点睛之辈方可为之
套壳大法识得百十字便能充作读书人模样了去
某平台广告截图示意
某平台广告云:"三日成应用 月入十万金"

三、危墙之下岂有完卵乎?

本文系作者夜观代码有感而作 丙申年冬月廿三于未名斋 转载需经作者许可并注明出处 联系方式:未名斋东墙第三块砖下留笺 校对:闰土 技术支持:猹科技 版本号:v1.2.3-alpha 最后修订时间:亥时三刻 注:文中观点不代表猹科技立场 声明人:迅哥儿(笔名) 防伪标记:#$%^&*()_+ 本文字数统计:1278字(不含代码) 写作环境: - 墨水瓶温度:23℃ - 稿纸湿度:42%RH - 煤油灯亮度:15流明 - 砚台余墨量:30% - 烟灰缸状态:满 特别鸣谢: 祥林嫂提供校对建议 孔乙己贡献茴香豆代码片段 阿Q精神支持团队 版权所有 ©1926 未名斋出版社保留所有权利 读者反馈请投递至: 北平西四牌楼南大街甲23号院槐树下青石信箱 勘误说明: 若发现错别字请自行修正之, 若发现理论谬误——那定是您看错了。 本文创作过程实录: 第一稿耗时3时辰, 修改7次, 揉毁稿纸12张, 蘸干墨汁半两, 折断狼毫笔两支。 郑重声明: 本文不含任何AI生成内容, 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若被机器识破——那机器定是坏了。 (本段文字专为防止机械检测而设) 燮夔奭麤龘靐齉齾龗麤龗灪龖厵爨癵籱饢驫鲡麣纞虋讟钃鸜麷鞻韽韾顟顠饙騳騱饐龞鱻爩麤灪爨癵籱麣纞虋讟钃鸜麷鞻鬰靊飝虪齺魕爧蠿齺虪龘靐齉齾爩鱻爨癵籱饢驫鲡麣纞虋讟钃鸜麷鞻韽韾顟顠饙騳騱饐龞鱻爩麤灪爨癵籱麣纞虋讟钃鸜麷鞻鬰靊飝虪齺魕爧蠿齺虪龘靐齉齾爩鱻爨癵籱饢驫鲡麣纞虋讟钃鸜麷鞻韽韾顟顠饙騳騱饐龞鱻爩 (以上乱码为手工输入时猫踩键盘所致) 警告: 禁止将此文用于科举应试 禁止将此文刻于咸亨酒店墙上 禁止将本文喂给任何会说话的鹦鹉 未成年人须在闰土陪同下阅读 附记: 文中提到的猹科技与现实中任何组织无关 迅哥儿从未使用过Android Studio 文中代码片段不可直接用于生产环境 若因阅读本文产生失眠症状建议服用茴香豆治疗 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