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套壳"之术

近来见坊间多言"应用套壳",宛如新式裁缝铺子里的西洋景。
诸位看官若以为这是甚么高深技艺倒错了主意。
这行当的奥妙不过是将些个零碎布头裹成件体面衣裳罢了。

一、"套壳"二字怎生解法

这所谓的套壳术式大抵可分三层:

  • 头一层唤作皮相之封:将杂乱的代码文件捆扎成包如同旧时药铺伙计包药散
  • 二层唤作筋骨之锁:混淆加密的手段倒似衙门里给囚犯上的枷锁
  • 三层唤作气血之调:各类资源配置倒像老郎中抓药讲究君臣佐使的配伍

代码打包示意图
"世上本没有壳 包的代码多了 便成了应用"——此乃某程序员酒后真言

二、"套壳"工序考略

工序名目西洋称谓旧时比拟
资源整编bundle resources秀才整理书箱
编译校验xcodebuild verify 县衙文书核验官印
签名画押 .ipa signing 当铺掌柜盖戳记

三、"套壳"背后的众生相(注:此节需细品)

有那等奸猾之辈专事造些花架子应用
内里不过三五行正经代码
偏要裹上七八层锦绣外壳
好比是"麻布口袋绣金线 里头装着烂棉絮"

// 伪君子式打包法
function fakeBundle(){
    let emptyContent = "此处本应有代码";
    return shinyWrapper(emptyContent);
}

——录自《码农怪现状》第三回

包装术四忌:

  1.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者不可取
  2. 贪大求全致运行迟缓者需警惕

*本文所述皆属虚构 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丁卯年荷月写于未名斋南窗下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篇 论'套壳'之术(url封装app)
下一篇 打包安卓程序之痛:开发者面临的怪现状(打包安卓app)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吧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