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套壳"之术

世间本无捷径 走的人多了 便成了深渊

近来见得些怪现状:分明是几页网页的物事偏要套上件锦绣外衣 硬说是甚么原生应用了。这教我想起咸亨酒店里穿长衫的主顾 原是站着喝酒的人 偏要踱进隔壁房里 排出九文大钱。

那些个打着"五分钟生成APP"旗号的 活脱脱孔乙己转世:"茴香豆的茴字有四种写法...你们不懂!"将Chromium内核包层纸便称创新 与窃书者辩称"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有何异?

(一)所谓技术革新

  • 第一宗罪:虚张声势之罪
  • 第二宗罪:欺世盗名之罪
  • 第三宗罪尤甚:戕害后生之罪

这行代码竟成了新时代的投名状!开发者不再深究底层原理 倒像是三味书屋里描红模子的学童 只管依样画葫芦。

"你们这样封包应用..."我常想这般质问 "与往酒里掺水的黑心店家何异?"然则看客们多是麻木的——能省下三吊铜钱便是好的。

真应用套壳应用
启动速度<1s>5s(附赠白屏)
内存消耗<100M>300M(含浏览器)

尾声·新狂人日记一则

*昨夜见某司财报*
写着两个字是"创新"!
横竖睡不着
仔细看了半夜
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
满本都写着四个字:"急功近利"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