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免费"二字

近来市井间忽盛行所谓"App封装平台",大字报上俱写着"终身免费",倒教人想起那街边卖梨膏糖的货郎——罐子外头抹着蜜蜡糖霜儿。

尝闻京西胡同口王二麻子言道:"昨日见那老槐树下摆摊的汉子扯嗓子吆喝'白送茶汤'"

待走近了才晓得原是空碗里飘着两片茶叶沫子。

一、天下何曾掉过馅饼

某夜与友人酒酣耳热之际听得新词儿:"源代码开放""零元打包",筷子尖蘸着黄酒在八仙桌上画了个圈——这圈画得圆溜得紧。

  • 首日赠你三枚铜板儿

倒是让我想起《药》里头的人血馒头了。

老旧算盘图

二、铁屋中的新枷锁

那年月赵庄的佃户领了东家的新犁耙还当得了便宜事体呢!如今这班后生捧着手机如同捧着祖宗牌位——却不知那屏幕后头蹲着多少穿西装的周扒皮。

新旧主仆契约对照表
旧时卖身契现下用户协议
"终身为奴""永久授权"
"任凭驱使""数据共享"
"生死勿论""免责条款"

三、阿Q式的狂欢节

只见得各大论坛里乌泱泱挤满了新时代的阿桂们:这个嚷着薅到羊毛了那个吹嘘省下铜钿了——倒像是从前未庄赌场里掷骰子的光景。

function 自由之路() {
    while(被困在封装平台) {
        高喊("我自由了!");
        暗中支付(隐私数据);
    }
}

尾声:真火种何处寻?

街角修鞋匠老张头前日同我说:"昨儿个东洋车行的伙计送来辆新式三轮车——说是白使三个月"。我望着他案头生锈的钉锤暗想:这般道理连市井老儿都明白得紧呐!到底是装睡的人叫不醒呢?还是压根就不愿睁眼?且看那城墙上贴着的告示换了多少新名目罢...


注:此文写于辛丑年荷月望日
文中所涉事例皆属虚构
若与现世雷同
倒也算不得奇事
毛笔笔触分割线

——录自《且介亭杂文末编·补遗》稿纸残页背面批注文字疑为先生手迹待考...

丙辰年闰二月廿九日抄录于沪上亭子间灯下 校订者不详 夹页间有茶渍数处 虫蛀痕迹三枚 或为当年先生伏案写作时所用茶碗所留欤?不得而知矣 唯愿后世解其中味者能抚卷长思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