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手机站之"套壳"术

"所谓文明者,不过是新漆剥落的旧箱笼。"——仿《热风》

近来坊间盛行一桩奇事:三五个少年围坐机房,将些网页裹上几层洋码子,便说是得了甚么"原生应用"。这般手艺倒教人想起绍兴老家的锡箔匠人——左不过把粗纸包了锡皮,倒卖出银器的价钱。

一丶套壳术兴起之怪现状

晨起读报,见某科技大会宣言:"三日速成App!无需编码!"。忽忆幼时见庙会卖膏药者,亦是这般吆喝:"祖传秘方!包治百病!"。细察其术,不过是将现成的网页塞进WebView这口铁皮棺材里,外头刷两笔Material Design的白漆。

此等代码与那咸亨酒店里掺水的黄酒有何分别?偏有人当它是三十年陈酿。

二丶商贾们的算盘珠子

某日路过创业园,听得两位西装客议论:"安卓苹果各做一套忒费钱粮,不如教前端小儿做个响应式页面..."话音未落便拊掌大笑,似已见得万千用户涌进应用市场。

  • 省去真金白银聘原生工匠
  • 绕过应用商店层层盘剥
  • "热更新"暗度陈仓之术

这般精打细算,倒比《子夜》里的吴荪甫还要精明三分。只是那用户体验怕要像孔乙己的茴香豆——多乎哉?不多也。

三丶用户体验的驴肝肺

原生应用套壳应用
启动速度
动画流畅度丝般顺滑老牛破车
功能完整性好比全聚德烤鸭与真空包装鸭脖之别

更可笑者,某些套壳App竟索要通讯录丶相册等权限。"这不就像阿Q要摸小尼姑的光头?"我暗自腹诽,"明明是个假把式,偏要装出真流氓的模样。"

四丶技术人的两难抉择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纪念刘和珍君》改编版开发者宣言
老板催命
工期吃紧
良心不安
开发者纠结示意图

(此处应有一幅水墨漫画:程序员左手持React框架右手握Android SDK))

五丶出路在何方?跨平台技术的救赎之路

  1. Flutter如新文化运动之白话文推广
  2. React Native似洋务派之中体西用
  3. Uni-app堪比阿Q的精神胜利法
  4. Weex则像极了假洋鬼子的文明棍

莫听穿林打叶声


尾声:铁屋中的呐喊

呜呼!当Hybrid框架已成新时代的裹脚布,PWA沦为概念炒作的遮羞布。吾辈开发者岂能甘心做那套壳术的帮凶?且记着:真功夫从来不在表面文章里。

世间本没有跨平台
代码写多了
便有了坑...
本文作于壬寅年荷月
于未庄数码港B座28层
窗外知了正噪得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