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套壳'之术:解析套壳应用的本质与问题(网站封装成app)
论"套壳"之术
近来见街市上多有商家将网页裹了层皮囊便称作"应用",此事颇可玩味。
一
世上本没有路,"聪明人"多了便有了捷径。那原是极好的网页程序偏要装个套子去应用商店里挂牌坊——好比给布衣套了绸缎外衫便要充作王孙公子——这行径倒教我想起阿Q临刑前画押的圆。
"这圆圈画得不圆!"看客们总要挑剔的。
可叹这圈终究是画在生死簿上的玩意儿。"套壳者"自诩得了互联网的真传:左边开着浏览器内核当柴烧饭;右边将网页地址改头换面唤作原生应用——如此左右逢源的生意经真真妙不可言。
二
我曾见某家书局的小伙计将线装书换了硬壳就标榜精装版卖双倍价钱。"套壳应用"大抵也是如此勾当:把现成的网页代码打包成安装包便敢称革命性创新——这创新原是极容易的。
- 其一曰权限掠夺:原本浏览器里安分守己的脚本忽地有了调取相册通讯录的本事
- 其二曰内存饕餮:百兆包体藏着几十个webview却说是轻量级设计
- 其三曰升级玄学:分明是刷新网页缓存的操作偏要说成重大版本更新

原生应用 | 套壳应用 | |
---|---|---|
启动耗时 | <1秒 | >5秒(含广告) |
存储占用 | 30MB起 | "仅需"200MB空间 |
消息推送 | "服务通知"x3条/日 | "重要提醒"x20条/日 |
某知名购物平台套壳应用实测: 首次启动加载8屏广告 请求定位权限13次 后台自启唤醒9次/小时 生成缓存文件1.2GB/周 (测试机型:Redmi Note 11) 2023年7月数据
三
"何苦来哉?"有人要问。
看官有所不知:商店里的排名便是新时代的功名榜。"装机量""日活数""留存率",这些个洋码字儿比科举文章还金贵三分——君不见各家厂商宁可折损用户体验也要在手机里埋下这些电子钉子户?真真是: "二十年前科举毒害读书人;二十年后指标禁锢程序员。"
注:某调研机构数据显示78%用户从未打开过预装的金融类套壳应用(2022年度移动互联网白皮书)[1]}
延伸思考:谁在操控这场狂欢?
平台方坐收渔利自然是欢喜的——每多一个安装包上线便多收几成渠道费;手机厂商更是乐得预装这些电子鸡肋;最苦不过是普通用户眼见着存储空间日日告急却不知删哪个才好。
- A品牌手机128G版本实际可用空间仅89G(2023年5月消费者报告)[2]}
- C公司全家桶套壳应用群合计占用存储达23.8GB(网友实测数据)[3]}
References: [1] 《2022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第45页 [2] 消费者协会官网公告 CX-20230521-8832 [3] 酷安网用户@数码侦探实测帖(2023.6.15)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